市社科联举办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2022年度第一批课题结项座谈会暨颁证仪式

编辑:    作者:    浏览:     最后更新:2023-03-25

图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324,市社科联组织召开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2022年度第一批课题结项座谈会暨颁证仪式,市直机关工委一级调研员伏兰芳,市纪委监委派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局党组成员孙国栋等3名专家代表12名课题结项评审专家;市农牧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特别优秀课题《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负责人张振国,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副院长、文博研究馆员、特别优秀课题《鄂尔多斯高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典故与现实意义研究》负责人甄自明等10名研究人员代表68个结项课题的课题组人员,以及市社科联有关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云主持会议。                          

会上,课题评审专家重点围绕课题成果整体质量、存在问题,今后如何开展好社会科学研究,如何组织实施好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等内容发言。课题组人员重点围绕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做法、心得体会、取得成效、下一步打算等内容发言。他们表示,2020年以来,市社科联在推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敢于谋划、勇于做事、善于成事,做了很多有规模、成效好的大事实事,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扬眉吐气、担当作为”,开创了鄂尔多斯市哲学社会科学新局面,特别是近期围绕“幸福科学”,连续承办了由自治区社科联等主办的2023年全区第一季社会科学普及集中活动启动仪式、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彭凯平院长作关于“幸福科学”讲座的主题报告会以及“国际幸福日谈幸福”座谈会,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以及相关市领导等出席会议,让鄂尔多斯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影响进一步扩大。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要突出问题导向、面向基层一线、做到大视角小切口、具有实践价值、加强调查研究、形成协作力量;结项课题整体质量较好、内容全面,紧紧围绕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提出很多有价值、可转化的对策建议,但是部分课题也存在对策建议单薄、文字表达不够严谨等问题。他们希望,市社科联在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着力解决各自为政、调查研究无法取得数据、资金缺乏等问题。

图片

王云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同时在调研、回信等当中多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进行指导、作出指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第三条就是“坚持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关键在于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看齐,在于将党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希望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用学术研究服务党和国家的需要、服务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书写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鄂尔多斯篇章”。
202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社科联聚焦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实践发展“出题”、市社科联“发题”、专家学者“做题”、市委政府“阅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机制,推动社科研究工作呈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良好态势,较好发挥了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智力支撑作用。其中,2022年创设了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经过一年的运行,该课题项目已经发展成为全市一个集重点与一般课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课题、课题研究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大众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市级课题平台,为推动全市理论研究工作作出了贡献,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开展研究提供了平台。2022年分两批立项课题171个,2022年底评审结项课题68个,其中特别优秀课题3个,优秀课题 18个,良好课题27个,合格课题20个。结项评审工作完成后,采取“后补助”的形式一次性拨付到位资助资金,其中特别优秀课题资助2万元,优秀课题资助1万元,良好课题资助 0.5 万元,合格课题资助0.3万元。

图片

会上,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云为参加会议的10名课题组成员代表颁发了鄂尔多斯市社会科学课题结项证书。